20

2021

-

07

三访高寒岭


三访高寒岭 一见高寒岭        高寒岭在我们陕北的府谷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谓“赫赫有名”。说起高寒岭,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以及陕北罕见保护完整的杜松林带。高寒岭的牡丹,耐寒抗旱,色泽艳丽,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我的印象中,高寒岭的牡丹园极其渺小,甚或还够不上“园”的称谓,不过是一块初具规模的牡丹试验田而已,全然没有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成片成片花海一样的景象。记得六七年前,第一次随朋友去高寒岭,当时正值绿肥红瘦的五月下旬。牡丹的花期刚刚过去,远远望着,那或浓或淡的绿叶中,只有零零星星的几朵牡丹在枝头摇曳。虽然看上去娇艳无比,傲然挺立,但整体并不繁华,反倒显得多少有些萧条冷落。不过,对于当时还没有见过真牡丹的我来说,已经称得上惊艳绝伦。尤其是在靠天吃饭,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高寒岭,能够见到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无异于景外奇观。因为有了那一次的眼福,便有了后来的畅游洛阳,观赏牡丹的经历......        高寒岭的牡丹是近年来田家寨镇政府引进油用紫斑牡丹人工培育而成,而远近闻名的杜松却是陕北保存最完整的天然林带,属于稀有物种,已经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高寒岭本是一片原始森林,山中古木奇异,松柏常青,站在山巅极目远望,高天流云,沟壑纵横,黄绿相间,林海绵延,无形中把黄土高原上的这片土黄色映衬的分外美丽与妖娆。   二约高寒岭        第二次去高寒岭,是母亲过世后的不久。当时,年迈的父亲跟着我暂住在厂子里,一整天一整天的沉默寡言。我看着极为心疼,便和先生商议,带着父亲出去转一转。可究竟去哪里转,又成了横亘于面前的难题。父亲年老体衰,走路不是特别灵便,尤其是在母亲去世后更加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精神状态极为不佳,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无数。神情呆滞,步履迟缓,所有的行动几乎都依靠着拐杖来完成,甚至连吃饭都感觉抖抖索索。到那些看上去风景秀美但路途遥远的景区显然不切实际,只能在周边散散心。于是决定到离厂区最近的高寒岭。那个时候,节令刚到立秋,暑气还未完全褪尽,艳红的太阳像一团火球照在头顶,明晃晃的刺眼,脖子也被晒得火辣辣的滚烫。我搀着老父亲,慢慢地来到高寒岭的核心景观处,即著名作家梁衡笔下的中华版图柏,就近观赏着左右风景。这颗版图柏,采天地之灵气,聚神州之精华,巍然屹立于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寒岭,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微风轻轻地拂过,松针哗啦啦地响着,一时之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当时因为不是牡丹花开季节,又担心父亲劳累过度,故而未去牡丹园,也不知道高寒岭的牡丹园里究竟有了多大的变化。那时在高寒岭,尽管只是短暂的停留,但父亲却是在母亲去世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或许,真如人们所说,登上高寒岭,万念俱消,百愁皆忘!和父亲在高寒岭观光,虽然过去了有三四年,但如今想来,依然余情满满,历历在目。   三访高寒岭        前段时间,听闻高寒岭举行首届旅游文化节,我一时兴起,便和小同事王瑞琴相约,一起到高寒岭观赏牡丹花开,这应该是第三次去往高寒岭——这个府谷境内海拔最高最有名的山峰。                  其实,厂区距离高寒岭不过二十多分钟的路程。这条路上,平时人流量很少,只是过往的车辆较多。来来回回的,大都是途径本地的外省拉煤车。这些大车司机彪悍勇猛,拉着满满的一车面煤,还丝毫不减速度,像个疯子一样,嘶吼着,叫嚣着,眨眼之间大车就从小车旁边飞掠而过,直看得人心惊肉跳,头皮发麻。小车行驶在年久失修的水泥路面上,像簸箕一样悠来晃去,坑坑洼洼的路面,曲曲折折的小道,宛如历经坎坷的人生,想来不免又是几声长叹···好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山间小道。路两旁的树木比较瘦弱,当车辆毫不客气地从身边飞驰而过时,小树会随着劲风摇摆不停。风拂过面颊,却很轻很柔,吹在脸上,就像乖巧可爱的宝宝,用胖乎乎的小手抚摸着妈妈的脸庞,让人不由得沉醉其中而暂忘一切烦忧···        二十多分钟后,车子停在了乡政府大门口,只见门前站满了游人,三五成群,谈笑风生,似在等候统一接送的面包车。去往山顶的小路极为狭窄,两边全是深沟险壑。峭壁悬崖间仅仅容纳一辆轿车通行,而青砖倒立砌成的路面又曲曲弯弯,凹凸不平,坐在面包车的后大座上,就好像是坐在了弹跳椅中。听车上的村民说,这条上山的必经之路,过去曾是羊肠小道,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现在已经是重新修葺过的了,路面虽然增宽了不少,但也只限一辆车通过。好在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就到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几进相连着的青砖小院映入眼帘。民俗文化展览馆,陶瓷艺术室,黄河流域民俗博物馆,以及里面陈列着的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还有一些看上去年代久远的瓦罐和名人字画,深深地吸引着我,仿佛,我们又一次回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简单地观看了展品后,便来到了大门搭建的舞台前观看“高寒岭首届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开幕式由府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田家寨镇政府主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及副县长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本届开幕式。        观毕开幕式,我们一行经过小院,来到山坡上。放眼一望,只见漫山遍野的牡丹花,宛如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五彩壁画,又好似连绵起伏的绚丽锦缎,流光溢彩,妖艳欲滴。在暖阳的光辉里,形如群芳斗艳,姹紫嫣红。那牡丹花有红的,白的,粉的,黄的,紫的,形态各异,博人眼球。花朵硕大无朋,五彩缤纷。花瓣重重叠叠,颇为厚实饱满,看上去特别的灿烂多彩。柔嫩的花蕊密集秀丽,又馨香似溢。盛开的牡丹花,仿佛巧笑嫣然,百媚千娇的美少女,倾国倾城,将无限的美好展现的淋漓尽致。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回去的路上,我想了很多。高寒岭的三次造访,间隔虽然不过六七年,但其间的变化却令人惊叹。特别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牡丹园,为高寒岭的旅游事业增添了不少风采,也为高寒岭人民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和精神上的享受。现如今,高寒岭因着牡丹园而出名,因着天然杜松林带和中华版图柏而成为国家“第一人文森林公园”,我们为高寒岭而深感骄傲和自豪!也祝愿高寒岭人民的生活日益兴旺,日益富裕。      作者简介      李琴,女,出生于陕西省府谷县墙头村,毕业于榆林卫校。自幼酷爱文学,曾在市县级刊物发表过一些作品。   京府煤化文学爱好者小组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团队          组长:路云飞       编辑:李林             通稿校对:李琴                    顾问:王炜、杨建勋       收稿:李林   征稿启事 一、素材范围 1.公司文化活动的相关影像作品,以及从活动中得到的感悟的文字材料。 2.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中市场信息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文字或影像作品均可。 3.源于客户和市场的心得随想。 4.公司生产活动中关于工艺设备技术改造的事迹材料,题材不限。 5.反映广大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作品(例如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等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行;钻研业务、技术创新的工匠精神等作品)。 6.源于工作、生活的随笔、感想,题材不限。 7.“四讲”实践活动、党建工作专题,题材不限。   二、注意事项 1.审稿期为一个月。自投稿之日起,一个月内没有刊用,稿件无论发表与否,凡是在日常企业文化活动中积极收集整理资料并上报的,予以积分奖励10分/篇,积累至100分,奖励100元。 2.题目自拟,内容紧扣主题,真实、朴实、感情真挚。作品要求原创,拒绝抄袭、剽窃。 3.每篇作品需注明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所在部门、联系电话。   三、投稿邮箱      430520496@qq.com                                                                                                                            京府煤化文学爱好者小组微信平台编辑部                                                                                                                                                 2021年7月20日

三访高寒岭

一见高寒岭

       高寒岭在我们陕北的府谷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谓“赫赫有名”。说起高寒岭,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以及陕北罕见保护完整的杜松林带。高寒岭的牡丹,耐寒抗旱,色泽艳丽,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我的印象中,高寒岭的牡丹园极其渺小,甚或还够不上“园”的称谓,不过是一块初具规模的牡丹试验田而已,全然没有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成片成片花海一样的景象。记得六七年前,第一次随朋友去高寒岭,当时正值绿肥红瘦的五月下旬。牡丹的花期刚刚过去,远远望着,那或浓或淡的绿叶中,只有零零星星的几朵牡丹在枝头摇曳。虽然看上去娇艳无比,傲然挺立,但整体并不繁华,反倒显得多少有些萧条冷落。不过,对于当时还没有见过真牡丹的我来说,已经称得上惊艳绝伦。尤其是在靠天吃饭,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高寒岭,能够见到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无异于景外奇观。因为有了那一次的眼福,便有了后来的畅游洛阳,观赏牡丹的经历......

       高寒岭的牡丹是近年来田家寨镇政府引进油用紫斑牡丹人工培育而成,而远近闻名的杜松却是陕北保存最完整的天然林带,属于稀有物种,已经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高寒岭本是一片原始森林,山中古木奇异,松柏常青,站在山巅极目远望,高天流云,沟壑纵横,黄绿相间,林海绵延,无形中把黄土高原上的这片土黄色映衬的分外美丽与妖娆。

 

二约高寒岭

       第二次去高寒岭,是母亲过世后的不久。当时,年迈的父亲跟着我暂住在厂子里,一整天一整天的沉默寡言。我看着极为心疼,便和先生商议,带着父亲出去转一转。可究竟去哪里转,又成了横亘于面前的难题。父亲年老体衰,走路不是特别灵便,尤其是在母亲去世后更加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精神状态极为不佳,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无数。神情呆滞,步履迟缓,所有的行动几乎都依靠着拐杖来完成,甚至连吃饭都感觉抖抖索索。到那些看上去风景秀美但路途遥远的景区显然不切实际,只能在周边散散心。于是决定到离厂区最近的高寒岭。那个时候,节令刚到立秋,暑气还未完全褪尽,艳红的太阳像一团火球照在头顶,明晃晃的刺眼,脖子也被晒得火辣辣的滚烫。我搀着老父亲,慢慢地来到高寒岭的核心景观处,即著名作家梁衡笔下的中华版图柏,就近观赏着左右风景。这颗版图柏,采天地之灵气,聚神州之精华,巍然屹立于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寒岭,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微风轻轻地拂过,松针哗啦啦地响着,一时之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当时因为不是牡丹花开季节,又担心父亲劳累过度,故而未去牡丹园,也不知道高寒岭的牡丹园里究竟有了多大的变化。那时在高寒岭,尽管只是短暂的停留,但父亲却是在母亲去世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或许,真如人们所说,登上高寒岭,万念俱消,百愁皆忘!和父亲在高寒岭观光,虽然过去了有三四年,但如今想来,依然余情满满,历历在目。

 

三访高寒岭

      前段时间,听闻高寒岭举行首届旅游文化节,我一时兴起,便和小同事王瑞琴相约,一起到高寒岭观赏牡丹花开,这应该是第三次去往高寒岭——这个府谷境内海拔最高最有名的山峰。           

      其实,厂区距离高寒岭不过二十多分钟的路程。这条路上,平时人流量很少,只是过往的车辆较多。来来回回的,大都是途径本地的外省拉煤车。这些大车司机彪悍勇猛,拉着满满的一车面煤,还丝毫不减速度,像个疯子一样,嘶吼着,叫嚣着,眨眼之间大车就从小车旁边飞掠而过,直看得人心惊肉跳,头皮发麻。小车行驶在年久失修的水泥路面上,像簸箕一样悠来晃去,坑坑洼洼的路面,曲曲折折的小道,宛如历经坎坷的人生,想来不免又是几声长叹···好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山间小道。路两旁的树木比较瘦弱,当车辆毫不客气地从身边飞驰而过时,小树会随着劲风摇摆不停。风拂过面颊,却很轻很柔,吹在脸上,就像乖巧可爱的宝宝,用胖乎乎的小手抚摸着妈妈的脸庞,让人不由得沉醉其中而暂忘一切烦忧···

       二十多分钟后,车子停在了乡政府大门口,只见门前站满了游人,三五成群,谈笑风生,似在等候统一接送的面包车。去往山顶的小路极为狭窄,两边全是深沟险壑。峭壁悬崖间仅仅容纳一辆轿车通行,而青砖倒立砌成的路面又曲曲弯弯,凹凸不平,坐在面包车的后大座上,就好像是坐在了弹跳椅中。听车上的村民说,这条上山的必经之路,过去曾是羊肠小道,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现在已经是重新修葺过的了,路面虽然增宽了不少,但也只限一辆车通过。好在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就到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几进相连着的青砖小院映入眼帘。民俗文化展览馆,陶瓷艺术室,黄河流域民俗博物馆,以及里面陈列着的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还有一些看上去年代久远的瓦罐和名人字画,深深地吸引着我,仿佛,我们又一次回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简单地观看了展品后,便来到了大门搭建的舞台前观看“高寒岭首届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开幕式由府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田家寨镇政府主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及副县长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本届开幕式。

       观毕开幕式,我们一行经过小院,来到山坡上。放眼一望,只见漫山遍野的牡丹花,宛如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五彩壁画,又好似连绵起伏的绚丽锦缎,流光溢彩,妖艳欲滴。在暖阳的光辉里,形如群芳斗艳,姹紫嫣红。那牡丹花有红的,白的,粉的,黄的,紫的,形态各异,博人眼球。花朵硕大无朋,五彩缤纷。花瓣重重叠叠,颇为厚实饱满,看上去特别的灿烂多彩。柔嫩的花蕊密集秀丽,又馨香似溢。盛开的牡丹花,仿佛巧笑嫣然,百媚千娇的美少女,倾国倾城,将无限的美好展现的淋漓尽致。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回去的路上,我想了很多。高寒岭的三次造访,间隔虽然不过六七年,但其间的变化却令人惊叹。特别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牡丹园,为高寒岭的旅游事业增添了不少风采,也为高寒岭人民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和精神上的享受。现如今,高寒岭因着牡丹园而出名,因着天然杜松林带和中华版图柏而成为国家“第一人文森林公园”,我们为高寒岭而深感骄傲和自豪!也祝愿高寒岭人民的生活日益兴旺,日益富裕。   

 

作者简介

     李琴,女,出生于陕西省府谷县墙头村,毕业于榆林卫校。自幼酷爱文学,曾在市县级刊物发表过一些作品。

 

京府煤化文学爱好者小组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团队

         组长:路云飞

      编辑:李林

            通稿校对:李琴

                   顾问:王炜、杨建勋

      收稿:李林

 

征稿启事

一、素材范围

1.公司文化活动的相关影像作品,以及从活动中得到的感悟的文字材料。

2.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中市场信息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文字或影像作品均可。

3.源于客户和市场的心得随想。

4.公司生产活动中关于工艺设备技术改造的事迹材料,题材不限。

5.反映广大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作品(例如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等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行;钻研业务、技术创新的工匠精神等作品)。

6.源于工作、生活的随笔、感想,题材不限。

7.“四讲”实践活动、党建工作专题,题材不限。

 

二、注意事项

1.审稿期为一个月。自投稿之日起,一个月内没有刊用,稿件无论发表与否,凡是在日常企业文化活动中积极收集整理资料并上报的,予以积分奖励10分/篇,积累至100分,奖励100元。

2.题目自拟,内容紧扣主题,真实、朴实、感情真挚。作品要求原创,拒绝抄袭、剽窃。

3.每篇作品需注明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所在部门、联系电话。

 

三、投稿邮箱

     430520496@qq.com

                                                                                                                           京府煤化文学爱好者小组微信平台编辑部                                                                                                                                                 2021年7月20日

高寒,牡丹,作品,middot,父亲,牡丹花,我们,仿佛,牡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