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21
-
07
汾河畔的理工岁月
汾河畔的理工岁月 ——我在太原理工大学读本科 时间一晃,毕业已整整十年了,回忆起在理工大的四年,如梦如幻,亦百感交集。此刻,当我坐在深山里的化工厂写它的时候,理工大在我心中早已不再缥缈,它变得实在而具体,就像是一首诗,一首歌,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一部凝固的交响乐章…… 毕业这十年,我养成了每天早上阅读新闻的习惯,最近几天频繁刷到郑强教授的相关消息,包括他对教育、高校、乃至英语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我大概翻看了一些他的演讲、报告,对于他的一些言论,一开始着实令我有些错愕,但是人的观点随着时空变化而改变其实也很正常,我在听完去年他在太原理工大学的内部演讲后,我觉得这是一位敢说敢做,一身正气,有魄力,有担当的校长。有这样一位“网红”校长主政理工大,山西幸甚,中国幸甚。 是的,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我们永远走在求知和前进的路上。而大学,作为人一生中最光辉绚丽的一站,她将在你心中注入思想,使你的生命变得丰富、厚重、精彩。在此,翘首以盼理工大继续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愿理工大校训“求实、创新”精神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出最粲然的梦想之花。 汾河河畔 印象●百年理工 “求实、创新”是每个理工大学子都熟稔于心的校训,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承载了太原理工大学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和理工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实、创新”校训的来源现已无法考究,但它蕴含着“公平、正直、重基础、求发展”的寓意。 2012年,母校太原理工大学迎来110年华诞。百年沧桑,斗转星移,屹立在汾河两岸的太原理工大学,见证了山西省百年来的兴衰变迁、更见证了从旧中国的满目疮痍到新中国的富足强盛。百年来,理工大一直源源不断的向中华民族输送着大量高素质人才,而她自己却命运多舛,分分合合,又几经变迁。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合并,最终由太原工业大学和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这也是山西唯一的一所“211”、“双一流”高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目前理工大已初具规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成为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大学。 回望百年,沧海桑田,驻足凝望,前程似锦。漫步在理工大的清泽园中,看那高耸入云的杨柳树遮盖出的大片阴凉,看那高低错落、充满俄罗斯风情的机械馆,看那来来往往、匆匆忙忙的人流、车流,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术精英走上了中国发展的最前沿。理工大作为中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教育基地,秉承百年来的优良“求实、创新”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理工学子,作为曾经的一名学子,我对母校今日取得的各项非凡成绩,深感自豪与骄傲。 印象●学在理工 大学是工作和学习的关键转折点,是足以对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心路格局和事业高度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一站。大学就像一位有教养、有智慧的母亲,她鼓励你思考、行动,你将成为一位成功的手艺人并给你创造条件和机会去掌握切剖、锉开、雕琢、抛光的产玉技巧,然后指给你一座矿山让你去独立谋生,而不是直接把一尊价值连城的玉观音放到你手上,以至于有一天失手把玉器打碎或典当出去,从此变得穷困潦倒、家徒四壁。 下面我就来简要的介绍一下学校内的几个王牌院系。作为中西部地区一所典型的理工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最著名、最具特色的当然是它的工科,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都是太原理工大学具有相当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工科学院,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优秀学子报考。 你将来如果打算进入化工、能源领域工作,那么你绝对不可以错过太原理工大学,理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在校期间的时任校长谢克昌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尤其是煤化工方向,教授、专家挺多的,属于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多年来对山西甚至全国的煤化工领域贡献甚大。 如果你不想考研,打算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那么矿业工程学院将是你的首选,理工大在其百年校史里,合并了很多学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1997年合并了当时的山西矿业学院,因此,现在的矿业工程学院异常强大,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再加上山西本身作为一个煤炭大省、能源大省,对矿业工程和煤化工方向有很大的人才需求,国家和山西省对相关学院十分重视。 如果你励志成为一名工程师,那么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是你的首选,这几个学院也是理工大的王牌学院,所包含的各个专业在全国都有很高的排名,相关师资力量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在今天的中国,中西部地区正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大开发,基础建设方面需要大量的机械、电气、土木、水利、计算机以及材料人才。 当然如果想学理学,也可以选择理工大,毕竟这是一所理、工结合的大学,理学也是非常强大的,比如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等都是较为知名的学院,其实,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应该认真学习大学里的基础学科,并要努力成为一名卓越的自我管理者。因为一个只有懂得自我管理的人,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静下心来,潜心钻研,不断升华自我,最终实现华丽的转身。 印象●男篮天团 谈及太原理工大学的男子篮球队,我想这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情了。因为在我毕业前后的这十多年里,每次听周围的人谈起太原理工大学,大家总是会说“哎呀,太原理工男篮真厉害!”每次听到这样的赞美,我心中总是满满的自豪与欣慰,是的,太原理工大学男子篮球队是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一支西北劲旅,多次蝉联西北赛区的冠军,号称“西北王”,曾经两次夺得CUBA的全国总冠军,19次杀进全国八强,成为全国高校进入CUBA八强最多的大学球队。太原理工男篮累计向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输送了魏明亮、周湛东、王洪、王思奇以及李林岳等多位明星球员。太原理工男子篮球队的特点是以快为主、内外结合,队伍崇尚整体作战。多年来为中国高校篮球的推广普及和篮球人才的贡献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印象●理工生活 说完了校史、学习、体育(主要谈篮球),我觉得是时候谈一谈理工大的生活了。之所以选择把生活放在最后,理由也很简单,作为学生,我觉得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做学问,而不是享乐。太原较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高校云集、经济发达的超一线城市来说,在我们大部分同学的眼中一如外界所形容的那般贫瘠、落后,毫无吸引力可言。不过当你静下心来去深深体会、感悟理工大的生活,我想假以时日,你一定会爱上这里的一切。因为理工大之美,美在它的活力四射。接下来我将分别从住宿、餐饮、社团活动、讲座报告几个方面来做介绍。 首先从住宿说起,迎西校区是理工大的主校区,也是最古老的校区,宿舍楼采用的是砖混结构,整体较为陈旧,在那个年代,我们大一新生普遍入住的是八人间,就是四个上下铺,宿舍里只配了一个破旧的公用大桌子,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阳台,洗漱则需要去每个楼层的公共盥洗室,洗澡则需要跑去公共澡堂。但是,前几年,学校新建了明向校区,由于是新校区,学生公寓里的各楼宇基础设施非常完备,住宿条件有了质的飞跃。 再说餐饮和购物,食堂的饭菜其实各式各样,种类非常齐全,价格也非常便宜。每个食堂都有不同特色,比如我所在的迎西校区,早餐我们通常去智林食堂,那里的水煎包和珍珠奶茶是特色,便宜又好吃。想吃营养套餐的话可以去清泽食堂的三楼,那里的厨师做出来的红烧鱼块和鸡块特别好吃,想吃炒菜的同学可以去思源餐厅,那里的辣子鸡丁、酱爆鸡丁、豆花肉片、菠菜肉丝汤都非常不错,曾经是我的最爱。 大学中除了学习,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社团活动,理工大每年的九月份是社团最热闹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大一的新生刚刚入学,各个部门就开始忙着“招兵买马”。其实关于社团活动,我并没有多少热情,这倒不是说我不喜欢这些活动,主要是我担心活动太多,从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因此,在理工大的四年,我始终没有加入任何社团,因为我觉得还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 最后再来谈一谈大学的讲座报告。进入大学,讲座和报告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我们感兴趣的或者和我们专业有关系的讲座去听,在大学里面,一般学校都会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商界名人来大学做讲座。讲座数量丰富与否、讲座质量的高与低往往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学术品位和学术地位。这四年来,我听了很多的演讲和报告,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演讲有于丹老师的“阅读经典,感悟成长”的讲座,有俞敏洪的励志创业演讲,还有一位我已经忘记名字的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我只记得他的演讲主题是“亢龙有悔”。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上看过她的演讲,但是当她真正走进太原理工大学清泽讲坛,为近4000名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阅读经典,感悟成长”的讲座以后,我的内心还是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于丹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总是会焦虑,现代人应学会从简单而充满哲理的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做到“恭、宽、信、敏、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这当真值得我们当代每一位学子深思。 毕业●青春落幕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转眼间我已毕业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一直没养成对外人谈起太原理工大学的习惯,这并不是因为我无话可说,恰恰相反我其实有很多话充斥在胸口,却又不懂得如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相信你一定能明白这当中的隐衷,因为它可能类似于你也不大爱在朋友们面前,谈起你那可亲又可爱的母亲一样。与此同时,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譬如此刻,当我们不得不为它写一篇回忆录,不得不谈起它的时候,我要尽可能毫无保留地赞美它。一切美好的语言都被赋予了某种无可挑剔、难以言明的品质,这种品质称之为热爱。遥想十年前的那个盛夏,我拉着皮箱缓缓走出宿舍的那一刻,不忍就此离去,于是又将皮箱拉回宿舍,一个人绕着学校把所有曾经去过的地方又走了一遍,去了足球场,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新生们在绿茵场驰骋、欢呼,我想起曾经的自己也在这里踢过比赛,也在这片草地参加过新生军训。走过篮球场,想起每天夜晚结束晚自习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这里跑步。走过游泳馆、网球场等等,最后到了餐厅,已是中午时分,那一刻,我没有选择点平时爱吃的辣子鸡丁、酱爆鸡丁,而是点了一份非常简单的泡方便面,这一份泡方便面曾经也承载了我太多的欢乐和记忆。 岁月如刀,光阴似箭。右手是求实创新的光辉校训,左手则是随将东逝的青春年华。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当两鬓不可阻挡的微微泛白之时,也许就是该说再见的时刻了。汾河两岸清凉的河风扑面而来,抚走每一位理工大毕业生的泪水。曾经我们一起抢图书馆、自习室座位,我们一起听讲座,一起熬夜准备考试......就这样我们一同走过了四年。求学的道路自古以来注定是忧郁寂寞,而我们必须要攻坚克难、积极向上。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努力拼搏吧,是鲲鹏的,飞向蓝天;是蛟龙的,潜入大海。 花季般的那个夏天,我们朝气蓬勃潇洒的走进大学,而如今我们的青春将陪我们一起默默的离开。眼中的伤情是那悠悠的清澈的汾河水,更是那回眸的滴滴泪水。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也会碰到很多挫折和困难,然而求实创新的道路却永无止境,我们离开了,青春也散场了,但是太原理工大学校训的风骨、精神却深深篆刻在了每个学子的骨子里、血液里,不曾改变。 谢谢你陪我这样一路走来,把我的青春染成天的广阔,海的无暇。再见,理工大!再见,我的青春! 结语 关于治学,我想奉上岳麓书院的一幅
汾河畔的理工岁月
——我在太原理工大学读本科
时间一晃,毕业已整整十年了,回忆起在理工大的四年,如梦如幻,亦百感交集。此刻,当我坐在深山里的化工厂写它的时候,理工大在我心中早已不再缥缈,它变得实在而具体,就像是一首诗,一首歌,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一部凝固的交响乐章……
毕业这十年,我养成了每天早上阅读新闻的习惯,最近几天频繁刷到郑强教授的相关消息,包括他对教育、高校、乃至英语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我大概翻看了一些他的演讲、报告,对于他的一些言论,一开始着实令我有些错愕,但是人的观点随着时空变化而改变其实也很正常,我在听完去年他在太原理工大学的内部演讲后,我觉得这是一位敢说敢做,一身正气,有魄力,有担当的校长。有这样一位“网红”校长主政理工大,山西幸甚,中国幸甚。
是的,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我们永远走在求知和前进的路上。而大学,作为人一生中最光辉绚丽的一站,她将在你心中注入思想,使你的生命变得丰富、厚重、精彩。在此,翘首以盼理工大继续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愿理工大校训“求实、创新”精神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出最粲然的梦想之花。
印象●百年理工
“求实、创新”是每个理工大学子都熟稔于心的校训,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承载了太原理工大学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和理工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实、创新”校训的来源现已无法考究,但它蕴含着“公平、正直、重基础、求发展”的寓意。
2012年,母校太原理工大学迎来110年华诞。百年沧桑,斗转星移,屹立在汾河两岸的太原理工大学,见证了山西省百年来的兴衰变迁、更见证了从旧中国的满目疮痍到新中国的富足强盛。百年来,理工大一直源源不断的向中华民族输送着大量高素质人才,而她自己却命运多舛,分分合合,又几经变迁。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合并,最终由太原工业大学和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这也是山西唯一的一所“211”、“双一流”高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目前理工大已初具规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成为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大学。
回望百年,沧海桑田,驻足凝望,前程似锦。漫步在理工大的清泽园中,看那高耸入云的杨柳树遮盖出的大片阴凉,看那高低错落、充满俄罗斯风情的机械馆,看那来来往往、匆匆忙忙的人流、车流,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术精英走上了中国发展的最前沿。理工大作为中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教育基地,秉承百年来的优良“求实、创新”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理工学子,作为曾经的一名学子,我对母校今日取得的各项非凡成绩,深感自豪与骄傲。
大学是工作和学习的关键转折点,是足以对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心路格局和事业高度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一站。大学就像一位有教养、有智慧的母亲,她鼓励你思考、行动,你将成为一位成功的手艺人并给你创造条件和机会去掌握切剖、锉开、雕琢、抛光的产玉技巧,然后指给你一座矿山让你去独立谋生,而不是直接把一尊价值连城的玉观音放到你手上,以至于有一天失手把玉器打碎或典当出去,从此变得穷困潦倒、家徒四壁。
下面我就来简要的介绍一下学校内的几个王牌院系。作为中西部地区一所典型的理工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最著名、最具特色的当然是它的工科,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都是太原理工大学具有相当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工科学院,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优秀学子报考。
你将来如果打算进入化工、能源领域工作,那么你绝对不可以错过太原理工大学,理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在校期间的时任校长谢克昌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尤其是煤化工方向,教授、专家挺多的,属于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多年来对山西甚至全国的煤化工领域贡献甚大。
如果你不想考研,打算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那么矿业工程学院将是你的首选,理工大在其百年校史里,合并了很多学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1997年合并了当时的山西矿业学院,因此,现在的矿业工程学院异常强大,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再加上山西本身作为一个煤炭大省、能源大省,对矿业工程和煤化工方向有很大的人才需求,国家和山西省对相关学院十分重视。
如果你励志成为一名工程师,那么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是你的首选,这几个学院也是理工大的王牌学院,所包含的各个专业在全国都有很高的排名,相关师资力量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在今天的中国,中西部地区正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大开发,基础建设方面需要大量的机械、电气、土木、水利、计算机以及材料人才。
当然如果想学理学,也可以选择理工大,毕竟这是一所理、工结合的大学,理学也是非常强大的,比如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等都是较为知名的学院,其实,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应该认真学习大学里的基础学科,并要努力成为一名卓越的自我管理者。因为一个只有懂得自我管理的人,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静下心来,潜心钻研,不断升华自我,最终实现华丽的转身。
谈及太原理工大学的男子篮球队,我想这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情了。因为在我毕业前后的这十多年里,每次听周围的人谈起太原理工大学,大家总是会说“哎呀,太原理工男篮真厉害!”每次听到这样的赞美,我心中总是满满的自豪与欣慰,是的,太原理工大学男子篮球队是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一支西北劲旅,多次蝉联西北赛区的冠军,号称“西北王”,曾经两次夺得CUBA的全国总冠军,19次杀进全国八强,成为全国高校进入CUBA八强最多的大学球队。太原理工男篮累计向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输送了魏明亮、周湛东、王洪、王思奇以及李林岳等多位明星球员。太原理工男子篮球队的特点是以快为主、内外结合,队伍崇尚整体作战。多年来为中国高校篮球的推广普及和篮球人才的贡献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说完了校史、学习、体育(主要谈篮球),我觉得是时候谈一谈理工大的生活了。之所以选择把生活放在最后,理由也很简单,作为学生,我觉得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做学问,而不是享乐。太原较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高校云集、经济发达的超一线城市来说,在我们大部分同学的眼中一如外界所形容的那般贫瘠、落后,毫无吸引力可言。不过当你静下心来去深深体会、感悟理工大的生活,我想假以时日,你一定会爱上这里的一切。因为理工大之美,美在它的活力四射。接下来我将分别从住宿、餐饮、社团活动、讲座报告几个方面来做介绍。
首先从住宿说起,迎西校区是理工大的主校区,也是最古老的校区,宿舍楼采用的是砖混结构,整体较为陈旧,在那个年代,我们大一新生普遍入住的是八人间,就是四个上下铺,宿舍里只配了一个破旧的公用大桌子,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阳台,洗漱则需要去每个楼层的公共盥洗室,洗澡则需要跑去公共澡堂。但是,前几年,学校新建了明向校区,由于是新校区,学生公寓里的各楼宇基础设施非常完备,住宿条件有了质的飞跃。
再说餐饮和购物,食堂的饭菜其实各式各样,种类非常齐全,价格也非常便宜。每个食堂都有不同特色,比如我所在的迎西校区,早餐我们通常去智林食堂,那里的水煎包和珍珠奶茶是特色,便宜又好吃。想吃营养套餐的话可以去清泽食堂的三楼,那里的厨师做出来的红烧鱼块和鸡块特别好吃,想吃炒菜的同学可以去思源餐厅,那里的辣子鸡丁、酱爆鸡丁、豆花肉片、菠菜肉丝汤都非常不错,曾经是我的最爱。
大学中除了学习,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社团活动,理工大每年的九月份是社团最热闹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大一的新生刚刚入学,各个部门就开始忙着“招兵买马”。其实关于社团活动,我并没有多少热情,这倒不是说我不喜欢这些活动,主要是我担心活动太多,从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因此,在理工大的四年,我始终没有加入任何社团,因为我觉得还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
最后再来谈一谈大学的讲座报告。进入大学,讲座和报告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我们感兴趣的或者和我们专业有关系的讲座去听,在大学里面,一般学校都会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商界名人来大学做讲座。讲座数量丰富与否、讲座质量的高与低往往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学术品位和学术地位。这四年来,我听了很多的演讲和报告,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演讲有于丹老师的“阅读经典,感悟成长”的讲座,有俞敏洪的励志创业演讲,还有一位我已经忘记名字的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我只记得他的演讲主题是“亢龙有悔”。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上看过她的演讲,但是当她真正走进太原理工大学清泽讲坛,为近4000名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阅读经典,感悟成长”的讲座以后,我的内心还是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于丹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总是会焦虑,现代人应学会从简单而充满哲理的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做到“恭、宽、信、敏、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这当真值得我们当代每一位学子深思。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转眼间我已毕业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一直没养成对外人谈起太原理工大学的习惯,这并不是因为我无话可说,恰恰相反我其实有很多话充斥在胸口,却又不懂得如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相信你一定能明白这当中的隐衷,因为它可能类似于你也不大爱在朋友们面前,谈起你那可亲又可爱的母亲一样。与此同时,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譬如此刻,当我们不得不为它写一篇回忆录,不得不谈起它的时候,我要尽可能毫无保留地赞美它。一切美好的语言都被赋予了某种无可挑剔、难以言明的品质,这种品质称之为热爱。遥想十年前的那个盛夏,我拉着皮箱缓缓走出宿舍的那一刻,不忍就此离去,于是又将皮箱拉回宿舍,一个人绕着学校把所有曾经去过的地方又走了一遍,去了足球场,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新生们在绿茵场驰骋、欢呼,我想起曾经的自己也在这里踢过比赛,也在这片草地参加过新生军训。走过篮球场,想起每天夜晚结束晚自习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这里跑步。走过游泳馆、网球场等等,最后到了餐厅,已是中午时分,那一刻,我没有选择点平时爱吃的辣子鸡丁、酱爆鸡丁,而是点了一份非常简单的泡方便面,这一份泡方便面曾经也承载了我太多的欢乐和记忆。
岁月如刀,光阴似箭。右手是求实创新的光辉校训,左手则是随将东逝的青春年华。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当两鬓不可阻挡的微微泛白之时,也许就是该说再见的时刻了。汾河两岸清凉的河风扑面而来,抚走每一位理工大毕业生的泪水。曾经我们一起抢图书馆、自习室座位,我们一起听讲座,一起熬夜准备考试......就这样我们一同走过了四年。求学的道路自古以来注定是忧郁寂寞,而我们必须要攻坚克难、积极向上。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努力拼搏吧,是鲲鹏的,飞向蓝天;是蛟龙的,潜入大海。
花季般的那个夏天,我们朝气蓬勃潇洒的走进大学,而如今我们的青春将陪我们一起默默的离开。眼中的伤情是那悠悠的清澈的汾河水,更是那回眸的滴滴泪水。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也会碰到很多挫折和困难,然而求实创新的道路却永无止境,我们离开了,青春也散场了,但是太原理工大学校训的风骨、精神却深深篆刻在了每个学子的骨子里、血液里,不曾改变。
谢谢你陪我这样一路走来,把我的青春染成天的广阔,海的无暇。再见,理工大!再见,我的青春!
关于治学,我想奉上岳麓书院的一幅我非常喜欢的对联送给那些即将迈入大学的学子们,“是非审之于心,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柴伟,男,陕西府谷人,2011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现就职于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人生格言:你灵魂的欲望是你命运的先知。
京府煤化文学爱好者小组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团队
组长:路云飞
编辑:李林
通稿校对:李琴
顾问:王炜、杨建勋
收稿:李林
征稿启事
1.公司文化活动的相关影像作品,以及从活动中得到的感悟的文字材料。
2.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中市场信息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文字或影像作品均可。
3.源于客户和市场的心得随想。
4.公司生产活动中关于工艺设备技术改造的事迹材料,题材不限。
5.反映广大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作品(例如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等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行;钻研业务、技术创新的工匠精神等作品)。
6.源于工作、生活的随笔、感想,题材不限。
7.“四讲”实践活动、党建工作专题,题材不限。
1.审稿期为一个月。自投稿之日起,一个月内没有刊用,稿件无论发表与否,凡是在日常企业文化活动中积极收集整理资料并上报的,予以积分奖励10分/篇,积累至100分,奖励100元。
2.题目自拟,内容紧扣主题,真实、朴实、感情真挚。作品要求原创,拒绝抄袭、剽窃。
3.每篇作品需注明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所在部门、联系电话。
430520496@qq.com
京府煤化文学爱好者小组微信平台编辑部 2021年7月22日
理工,理工大,太原,我们,理工大学,大学,工程学院,讲座,学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