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2

-

01

腊八粥


腊八节的前一天,我终于学会了做腊八粥,并且是妈妈原来的味道。

     这是第四次学做腊八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仿佛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做成功了。前三次,用的是白豇豆、软大米、红枣、花生米、葡萄干、莲子、桂圆、核桃等,五花八样的食材,看着蛮精致,层次感也十足,简直像极了考究的南方人的品味。但可惜的是,做出来的腊八粥灰不溜秋,软不拉几,要模样没模样,要味道没味道,顶多能算得上是一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杂粮糯米糊糊,绝无一点儿我大“府国”腊八粥的特色。吃到嘴里,除了黏黏腻腻,还有一股怪怪的描述不出来的味道。于是乎,最终走向就是充当了垃圾桶的填充物。

     煮腊八粥,首先要把所有的食材用凉水浸泡上十几个小时,浸泡的时间越久,口感越好,吃起来更加黏糊软糯。然后,把红豇豆放在冷水中加热,待水烧开后,撒入食用碱,盖住锅盖煮一小会儿,再点(加的意思)上一碗凉水,这样,红豇豆才会越煮越红,越煮越香。等到红豇豆在沸水中变成深褐色的时候,依次放入枣儿、花生米、葡萄干等配料,最后再放入黄软米和糯米。我做腊八粥没经验,怕黄软米和糯米烧在锅底,于是,在豆子差不多煮熟后,就倒入电饭煲里焖着,这样,省时省力还不粘锅,也算是懒人的一项创新改革。腊八粥的食材任选任挑,可以随意随性地投放多种多样。各地有各地的习惯,母亲当年做的腊八粥,只放红豇豆、枣儿和黄软米三种,那些比较昂贵的诸如核桃、桂圆、葡萄干,在当时的农村实属少见。简单的食材,却有着不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味道。如今想来,依然怀念满满,其味无穷。妈妈的味道,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味道……

    我做的腊八粥,比母亲做的稍微多了几种食材,除了红豇豆、黄软米、枣儿,还放糯米和葡萄干。这些食材在平时,也绝对是自己所钟爱的。人的一生,能够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可谓简单的“人生三部曲”,这个“三部曲”,也是做一个幸福快乐之人必须要有的铺设,同时又擷取五福临门之意。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感觉既好听又好吃,而且寓意非凡,涵盖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这是对家人的祝福,也是对未来的希冀与期盼。

    腊八粥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尤其是颜色,一定要熬煮到深红深红,就像熟透了的枣儿,吃起来软糯甜香,顺滑流畅,闻起来清新诱人,甘甜味美。前几次做腊八粥,不知是本地白豇豆的原因,还是碱面放少了的缘故,亦或是配料放多了的缘由,看起来不红,吃起来味怪,全然没有母亲在世时做的腊八粥的味道。

    母亲已经去世四年多了,睹物思人情更浓,今年的腊八粥,于情于理自己都该动手去做为好。腊月初二,天气不错,云淡风轻的一天,早上起来就去超市买回红豇豆,还买了本地黄软米。似乎只有黄软米,才有妈妈的味道,只有妈妈的味道,才是我今生恒久的念想。或许是母亲在天之灵的恩赐,亦或是三次失败得来的经验,今年的腊八粥,真的非常入眼入口,是从来也没有过的惊艳。望着这一盆色香味俱全的腊八粥,那种感觉,像极了第一次发表作品时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的神韵。

    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儿浓了,回忆满了。腊八节,腊八粥,妈妈的味道,永恒的思念……